


巷道为纸、钢尺作笔,他穿梭在深邃的矿脉间,将千米岩层的褶皱转化为精准的坐标;激光为引、数据成图,他以毫厘必究的匠心,编织起地下空间的立体网络。他就是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夏甸金矿地测科副科长郭明胜。
从初入矿山的青涩学徒,到行业公认的技术标杆,郭明胜用脚步丈量地下千米巷道,用双手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奋斗故事。


2009年,郭明胜怀揣着对矿山事业的憧憬,踏入夏甸金矿。初入井下,他从最基层的刻样工做起,每日背着刻样工具,在巷道里穿行,用钢凿与岩层对话,精准采集每一份矿石样本。夜幕降临时,当工友们结束一天的疲惫休息,他却在宿舍里,翻开《矿山测量学》《工程地质学》等专业书籍,在地质知识中摸索前行。一本本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,记录着他对知识的渴求;无数次在网上检索、向老师傅请教,只为破解一个又一个专业难题。寒来暑往,他在无数次复测验证中打磨测量精度,在现场作业中积累实战经验,终于从行业“门外汉”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测量专业技术员。
2017年,夏甸金矿启动“24中段两条盲竖井联系”测量工作,这是保障后续开采作业安全推进的关键环节。郭明胜主动请缨担任项目负责人,面对井下测量条件复杂的困境,他带领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测量方案。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,他驻守施工现场,每一次测量都反复核对,眼睛布满血丝仍紧盯仪器。最终,他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态度,实现了毫米级精准贯通,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,为竖井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让年轻的技术人员对他心生敬佩。
2022年,夏甸金矿迎来了一项艰巨的任务——打通地表+158米水平至-1020米水平、长达10100米的斜坡道。这不仅是提升矿石运输效率的关键工程,更是深部资源开采的“生命线”。然而,工程面临着诸多难题:井下风流紊乱,导致测量仪器频繁晃动,数据偏差大;长距离测量过程中,光线衰减、地形复杂等因素严重影响测量精度。
面对挑战,郭明胜带领团队驻扎现场。他蹲守在巷道内,手持风速仪,每隔两小时记录一次不同位置的风速变化,绘制出详细的风流分布图。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,他创新性地设计出“临时点下对中器”。这个看似简单的装置,由加重底座、防风罩和可调节支架组成,通过增加配重和防风设计,有效降低风流对测量仪器的影响,提高测量精度。
为解决长距离测量精度衰减问题,郭明胜翻阅大量资料,请教行业专家,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,手绘草图,多次进行试验。最终,他研发出“自发光式反射棱镜”,该棱镜采用特殊的光学材料和发光装置,即使在昏暗的巷道中也能清晰反射光线,使测量误差缩小80%。在整个贯通工程中,郭明胜不断优化方案,通过竖井联系测量进行反复检核,带领团队日夜奋战。当最后一个测量点精准对接时,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这条“地下生命线”的零误差贯通,为矿井运输、通风系统优化及深部资源高效开采开辟了新通道。


在一次企业组织测量专业技术比武中,郭明胜凭借全站仪安装的“快准稳”脱颖而出。然而,他清醒的认识到:“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,不能只盯着企业内部,要放眼行业、对标全国。”他开始在网络上搜索国内外行业顶尖高手的操作视频,他对照视频反复观摩、拆解动作,将高手的技巧与自身经验结合,在无数次地摸索与练习中,终于发现了一套更高效的安装流程。从调整三脚架的重心分配,到气泡居中的预判微调,每个环节都经过反复优化。最终,他实现了惊人的突破——将全站仪从安装到调平的最快时间缩短到50秒以内,不仅刷新了自己的纪录,更向着行业顶尖水平发起挑战。
带着对技术巅峰的向往,他踏上了第四届全国黄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地质测量工决赛的赛场。面对来自全国的顶尖选手,他与团队成员默契配合,最终荣获团体第四名的佳绩。这次比赛让他深刻认识到,与强者同台竞技不仅是挑战,更是自我提升的绝佳机会。此后,他不断磨砺技艺,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团队成员。在2017年山东省钢铁黄金有色金属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,他带领团队一路过关斩将,一举包揽地质测量竞赛团体第一和个人第一;在2023年第十二届全国黄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,再次摘得团体和个人双料冠军,用实力证明了团队的卓越水平,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。


2020年,郭明胜扛起创新工作室领头人的重任。他深知,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,只有不断创新,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一方面,他牵头组织重大技术攻关项目,针对技术瓶颈开展集中突破;另一方面,建立常态化的“小改小革”评审机制,每月定期举办创新成果分享会,鼓励团队成员提出金点子、好想法,不仅成功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,还实现了全员创新能力的阶梯式提升,为企业技术升级注入动力。
在选矿领域,针对不同块径、不同类型的清洗难题,创新团队研发出了“一种矿石选矿清洗装置”。在热害治理领域,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及多次现场试验,研发了“一种矿井下制冷降温装置”。该创新工作室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、节约成本近1000万元,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,先后荣获“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和“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”等称号。郭明胜本人也凭借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,先后发表4篇专业论文,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。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11项实用新型专利,这些成果不仅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,还为行业技术进步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此外,郭明胜积极投身人才培养,通过劳模工匠宣讲、参与工匠学院建设等方式,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术,激发全员创新活力。他常说:“创新不是一个人的事,而是整个团队、整个企业的事。只有大家都积极参与创新,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。”
多年来,郭明胜凭借精湛技艺、卓越创新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,收获了“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”“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”“山东省技术能手”“烟台市劳动模范”等众多荣誉。每一项荣誉的背后,都是他对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,是他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的奋斗篇章。
作为一名矿山测量管理人员,郭明胜始终坚守初心,以精准的测量为矿山建设指引方向,用创新的思维推动企业发展。此次荣获烟台市劳动模范,不仅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,更为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了爱岗敬业、拼搏奉献的光辉榜样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郭明胜将继续以匠心筑梦,在矿山事业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,为黄金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
